陳放:SDR權重提升,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
2022-08-18 00:00:00
·
人大重陽
隨著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,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重要性將進一步凸顯,而在歷史機遇面前,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也勢必會越來越快。
8月1日,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最新特別提款權(SDR)貨幣籃子正式生效,人民幣在其中的權重由此前的10.92%上調至12.28%,進一步凸顯了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重要性。
客觀地說,在全球外匯市場的實際使用中,人民幣的份額占比並不大。6月30日,IMF發佈的“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(COFER)”數據顯示,2022年第一季度,人民幣在國際外匯儲備占比升至2.88%。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(SWIFT)發佈的人民幣跟蹤報告顯示,2022年6月,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份額占比錄得2.17%。無論是國際外匯儲備還是國際支付,人民幣的市場份額都無法與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性相匹配。
然而,隨著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,原有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受到巨大衝擊,人民幣必然會加快國際化進程。一方面,美國濫用金融制裁,將美元政治化、武器化、霸權化,基於美元的國際貨幣體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,全球出現新一輪去美元化浪潮。在此背景下,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必然事半功倍。在國際貿易中,中國正在加快推動本幣結算。7月21日,《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支持外貿新業態跨境人民幣結算的通知》正式施行,將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等外貿新業態經營中的人民幣跨境結算。事實上,此前中國已與印尼、越南等多個國家達成本幣結算機制,中國正在與東盟這一最大的貿易夥伴不斷加深本幣結算合作水準。中國銀行發佈的跨境人民幣指數報告顯示,2021年全年,東盟發生的跨境人民幣支付清算規模較2020年增長超過四成。在國際投融資中,中國不斷為資本專案下的人民幣流動提供便利。近年來,香港資本市場與內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不斷加深,以香港為根基的離岸人民幣市場正在快速壯大。2021年“跨境理財通”和債券“南向通”相繼啟動運行,2022年“利率互換通”進入啟動前的最後階段,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拓寬。人民銀行發佈的《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(2022)》顯示,2021年,跨境人民幣業務保持較快增長,融資服務便利度進一步提升,資本專案下人民幣收付金額合計28.7萬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33%。另一方面,在全球性通脹和美元流動性收緊的雙重壓力下,世界經濟增速大幅放緩,部分國家的政治經濟局勢陷入動盪,資本對安全資產的需求日益高漲。與此同時,中國經濟展現出較強韌性,人民幣幣值相對穩定,人民幣的避險屬性逐漸凸顯,進而也推動了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。近期,美聯儲快速加息,引發外匯市場動盪。與日元、歐元相比,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表現更加穩定。中國外匯交易中心(CFETS)顯示,參考一籃子貨幣(24種)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在7月29日錄得102.69,較一年前上漲4.4%,仍處於6年來高位。人民幣的穩定表現符合國際貨幣避險屬性的特徵,同時也吸引了全球央行的目光。7月18日,景順資產管理集團(Invesco)發佈的《景順全球主權資產管理研究》顯示,出於分散風險的需要,持有人民幣資產的央行占比已經從2018年的40%升至2022年的63%,而且未來五年,配置人民幣資產的央行數量將會進一步上升。整體而言,隨著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,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重要性將進一步凸顯,而在歷史機遇面前,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也勢必會越來越快。
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~